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宜宾筠连山歌艺术特征探析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4 13: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筠连县,隶属于宜宾市,坐落在四川盆地的南部边缘,毗邻云贵高原北麓,是四川和云南相接的重要地区。筠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歌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筠连县,隶属于宜宾市,坐落在四川盆地的南部边缘,毗邻云贵高原北麓,是四川和云南相接的重要地区。筠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歌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四川民歌之乡”的美誉。筠连山歌正是其璀璨文化的体现,也是筠连民歌中的重要体裁之一。筠连山歌是勤劳善良的筠连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吸取、汇集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不断的演变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以悠扬的旋律、纯朴生动的语言,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于2014年7月成功被列入省级非物质遗产项目。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艺术工作者正在为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努力!笔者结合采集到的谱例对筠连山歌的音乐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和剖析,揭示其独特风格,展现其艺术魅力。

一、宜宾筠连山歌概述

筠连山歌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筠连镇、双腾镇、高坝镇是其主要传唱地。山歌表达的内容极为丰富,它源于筠连人民真实的生产生活,有缓解疲劳、调节情绪的山歌,有表现男女美好爱情的山歌,有传唱伦理道德、教化育人的山歌,还有体现了当地人造酒喝酒生活习惯的山歌等,实乃生产生活中的真实再现。根据当地文化馆传承的有关山歌资料和曲谱记载,其具代表性的山歌有神歌、 滚板山歌、韵白山歌和薅秧山歌。不同种类的山歌在内容形式、演唱风格上都有所区别。神歌演唱内容较为丰富,诙谐幽默、情感真挚淳朴,演唱分为高腔、半高腔、平腔。滚板山歌,结构形式较为独特,常常在相似的音调和节奏型上演唱一连串意思相近,结构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当地人又称之为捡巴郎(俗指说话口吃者)歌,一般为说唱形式。韵白山歌,即在歌曲中加入了方言说白用于衔接歌曲的唱腔部分,与唱词形成对比,使歌曲更为生动活泼,是筠连山歌中颇具特色的一种,数量相对较少,目前采集到的筠连县韵白山歌仅有两首。薅秧山歌,又称薅秧歌、薅草歌或薅草锣鼓。一般是在农历三至五月间,农民在田间进行薅秧或薅苞谷的劳动过程中为了配合生产,鼓舞劳动热情而传唱的一种山歌,内容极为丰富,可根据不同的时间去演唱不同的内容,演唱程序和唱腔都比较固定,器乐敲打以锣鼓为主,伴随着除草的劳动,引吭高歌。

二、筠连山歌的艺术特征

筠连山歌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是筠连人民智慧的结晶,由于受独特文化历史、地域环境、生活方式、民风民俗等的影响,形成了筠连山歌独特的艺术特征。

(一)调式多样、音调色彩鲜明

调式在音乐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调式会让歌曲呈现不通的风格。筠连山歌之所以具有其别样的风格特点,主要得益于多样的调式。笔者通过对采集到的三十多首筠连山歌的研究发现,筠连山歌采用了我国的民族调式,并以五声调式为基础、偶有六声调式出现,在音阶的使用上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山歌中主要运用了五声徵调式、五声羽调式、五声宫调式等几种,其中五声徵调式的作品较为多见。多样的调式赋予了筠连山歌多样的音调色彩。

1.徵调式

徵调式的基本音阶是sol,la,do,re,mi,由于它的音阶中上方缺少三度音,它的主要支撑音是主音sol,do,re。在筠连民歌中,能找到很多徵调式的作品,但是他们在使用徵调式时,旋律音阶上却稍有变化。如D徵调式的《扇儿歌》,在旋律发展上,按照纯五度链截取下来的三环叠置结构产生了4个音:sol,la,do,re,4个音中,分别省略1个音后,实际形成三环叠置的sol,la,do和la,do,re的三音列,它的特点是在旋律中强调纯四度的外壳,内部加上小三度和大二度音程。“徵为心之音,和而美也”,筠连民歌在坚持传统徵调式旋律风格的基础上,又做出一些创新,给大家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调式变化对音乐风格变化的重要体现。

2.羽调式

羽调式的基本音阶构成是la,do,re,mi,so,la。由于主音与宫音形成小三度,主音与徵音形成小七度,所以充分显示出它的小调特征;而在筠连民歌中,羽调式使用频繁,但是在它的调式特征上,由于使用的音阶不同,音乐风格独树一帜。如《米筛关门眼睛多》,通过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首以la为主音的羽调式作品,但是作品中并没有出现完整羽调式的5个基本音阶,旋律中主要围绕la,mi,do三个音展开;“用四环来构成的三音列比较特别,它是由全部五个正音构成,从理论上讲它可能有三种不同的结果:即在保留起点音do和终点音mi的情况下,中间的三个音保留其一,则分别应为do—mi—so;la—do—mi;”[1]旋律中出现的三音列la,do,mi形成了纯五度的外壳,内部加小三度和大三度,形成具有长江流域沿线特有的调式特征。并且在三个音发展时,在mi音上使用大量的下滑音,在长江流域的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乐谱中,也有这种类似滑音的出现。

文章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ybxyxb.cn/qikandaodu/2021/0624/609.html



上一篇:醉美宜宾
下一篇: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宜宾学院学报投稿 | 宜宾学院学报编辑部| 宜宾学院学报版面费 | 宜宾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宜宾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宜宾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