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宜宾茶史初探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3 06:5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川宜宾,古称僰侯国,后改为戎州、叙州等,地处川滇黔结合部,三江汇流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四川西南重点货物集散城镇和航运要道枢纽,更是四川茶叶输往江南的重要港口[1]。

四川宜宾,古称僰侯国,后改为戎州、叙州等,地处川滇黔结合部,三江汇流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四川西南重点货物集散城镇和航运要道枢纽,更是四川茶叶输往江南的重要港口[1]。宜宾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拥有上千年的种茶制茶历史,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宜宾茶文化,在我国茶叶史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宜宾茶树原产地探源

宜宾属于盆地向高原过渡地带,峡川众多,海拔在236—2018m区间,植被覆盖广阔,加上大娄山脉对洋流季风的阻隔,使其热量丰足、雨量多、土层深厚,宜宾优越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2]。

“僰道出香茗,悠悠三千载”。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其地东自鱼腹(今奉节),西至僰道(今宜宾)……荼、蜜……皆纳贡之……园有芳蒻香茗”,表明在周朝初时,宜宾地区就已经有野生茶树或人工栽培茶树,并向周王朝纳贡[3]。陆羽在《茶经》中记述:“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此处所涉及的“巴山峡川”,根据《中国茶文化经典》考异解释,范围从万县沿长江而上直到宜宾的长江南岸峡川一带[4]。“两人合抱”则可以表明宜宾地区的大茶树生长期不下千年。通过史料记载表明,宜宾植茶种茶具有3000多年历史。

20世纪50年代,在宜宾黄山茶场发现了一株具有典型特征的野生乔木大茶树,后又在宜宾高县、筠连、屏山等地发现相似的古茶树。经过多项生理指标测定,宜宾古茶树是与云南野生古茶树同源种但被长期隔离分局,以及自然衍化之后的古老原始茶树群体[5]。20世纪70年代,四川茶科所对川渝地区野生茶树的分布、性状展开考察、调研,整理总结出两片比较集中呈月牙形分布的野生茶树分布地域,其中一片就包含宜宾[6]。从生物学性状推测其是来源于云贵高原的野生茶树,是经过千百万年自然传播,通过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形成的新的茶树品种。同时,古地质学家研究表示,4000万年之前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之后将西藏向北推移,从而将本来呈东—西直线分布的茶树一分为二,最终形成了如今这一片呈月牙形分布的野生茶树[7]。因此,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研究都可以证明宜宾是中国茶树原产地之一。

二、宜宾茶叶制造史

西汉王褒的《僮约》记载:“烹荼尽具,武阳买荼”[8],表明茶叶当时已经在川内市场流通。“武阳”即为今四川彭山,与宜宾相距228公里,宜宾在武阳之前已经拥有800多年的种茶历史,并且僰道与蜀中联系密切[9],商品茶叶的需求必然催生茶叶制造的发展。此外西汉扬雄在《方言》中记载:“蜀西南人谓荼曰蔎”,此处的“蜀西南人”包括川西南边境的夷僚,当然也包括古僰国(宜宾地区)的少数民族[10]。由此可推测,西汉时期的西南夷蛮(僰人)极有可能已经饮用自产的茶叶。但上述资料都没有涉及茶叶制作方法,宜宾地区茶叶制作的明确记载应该从唐朝开始。

(一)唐代的茶叶制造

1.唐代制茶原料

宜宾有着3000多年的种茶历史,在茶叶制造的发展过程中,茶叶原料的采收标准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但对茶树原料明确记载出现在唐朝。唐代陆羽《茶经·三之造》中指出8个茶叶品质较佳的产地,其中之一就是剑南区域的宜泸地区。对茶叶原料的标准有记载:“茶之笋者……长四五寸……凌露采焉”[11],茶芽大约四五寸,根据古代茶树以乔木为主,可判断原料在一芽二三叶之间。唐代诗人刘禹锡贬谪连州(筠连)时作诗云“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余”。采摘的新芽如鹰嘴,半卷而未展开,即现在的一芽一叶初展。据《茶谱》记载:“泸州之茶树,夷僚常携瓢寘侧,登树采芽茶,必含于口,待其展,置于瓢中……通呼为泸茶”[12],表明此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之间。可见,唐时宜宾地区采摘的茶叶原料较为细嫩,在一芽一、二、三叶之间。

2.唐代制茶技术

根据《唐史》中记载,全国50多种名茶中有18种出自四川,这里面就有宜宾珙县“鹿鸣茶”、兴文县“梅岭茶”。据程启坤对《茶经》和《唐国史补》等史料研究统计,唐朝名茶中蒸青团茶占大多数,宜宾出产的名茶也属于蒸青团茶之列[13]。《茶经》记述蒸青团茶制作工艺大致流程为:茶叶采摘回来需要及时放在箅(篮子)中,而后又把箅放在甑(木或瓦制的桶)中,放在锅内蒸煮。茶叶蒸到一定程度后放置杵臼中捣磨,之后再倒入规(模具)中,用力拍打能够使茶饼充实平整,将压好的茶饼从模中取出来,放在竹制的籯子上晾晒。最后一道工序是焙茶,需要搭建一个茶棚用来焙火,首先放在下层,用以茶叶脱水,快要干燥时则转移至上层继续烘烤[10]。

文章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ybxyxb.cn/qikandaodu/2021/0613/606.html



上一篇:关于宜宾智慧交管建设的一点思考
下一篇:醉美宜宾

宜宾学院学报投稿 | 宜宾学院学报编辑部| 宜宾学院学报版面费 | 宜宾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宜宾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宜宾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