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宜宾学院学报》栏目设[05/20]
- · 《宜宾学院学报》数据库[05/20]
- · 《宜宾学院学报》收稿方[05/20]
- · 《宜宾学院学报》投稿方[05/20]
- · 《宜宾学院学报》征稿要[05/20]
- · 《宜宾学院学报》刊物宗[05/20]
宜宾学院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探索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宜宾学院农学专业是四川省和宜宾市共建专业,是校地深度合作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是学院实现“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理念的具体体现。该专业的开办得到了宜宾市政府和宜宾学院领
宜宾学院农学专业是四川省和宜宾市共建专业,是校地深度合作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是学院实现“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理念的具体体现。该专业的开办得到了宜宾市政府和宜宾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作物栽培学》课程是农学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其教学与改革问题历来受到重视[1-6]。笔者从事 《作物栽培学》教学多年,通过对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矛盾进行剖析,探索出解决的途径与方法,为新建本科院校农学专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1 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教师缺乏教学实践。2011年宜宾学院开设了农学专业。 《作物栽培学》是农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目前承担作物栽培学教学任务的教师多为近年刚毕业的硕博士生。青年教师对现代栽培理念和技术了解颇深,特别是对国内外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有深刻的理解,通过灵活运用现代教学设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能使教学生动活泼。但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未曾经历农业生产第一线,缺乏田间生产实践经验,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或研究的作物比较熟悉,而对其他大田作物缺乏学习和了解,在教学内容上只能够通过书本上的知识和学生进行交流。解决专业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的问题,是宜宾学院农学专业“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理念基础。
1.2 教学资源紧张,忽视实践教学。作物栽培易受农业气象、土壤和肥料等条件的综合影响。在教室里和学生大谈某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田间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只有在生产实践中,才能够摸索出适合本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只有不断实践,才能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由于宜宾学院农学专业为新建专业,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不完善,课堂讲授的主要农作物生育时期的特性和田间管理,学生只能通过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理解和掌握,严重缺乏实践性。全国农业院校的 《作物栽培学》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但在宜宾学院变成了教学演示的形式,教学效果明显下降。校外实习问题也较突出,学生集体出行,在交通、食宿安排、安全及实习活动上存在诸多困难,实习主要以参观为主,缺乏必要的实践手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教学方面,宜宾学院农学专业师资比较薄弱, 《作物栽培学》课程仅有2名教师进行授课。全国其他农业院校 《作物栽培学》课程大多都有5~6名生产经验丰富的教师针对大田主要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进行详细地讲授,同时把自己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经验和学生进行详细交流,使学生很容易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来。
1.3 教学内容缺乏时效性。农学专业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学时数被大幅度削减。全国农业院校把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课程分2~3门课程:《作物栽培学》课程的开设上,有的院校将 《作物栽培学总论》和 《作物栽培学分论》合为一门课程,但多数院校分别开设[4~6]。宜宾学院为了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把 《作物物栽培学总论》、《作物栽培学分论》和 《耕作学》开设为一门课程。在学时上,宜宾学院也有很大的改革,2011年《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培养方案理论教学时数为108学时,2012年培养方案理论教学时数降为90学时。学时缩减,教学内容没有合理调整,课程只能重点讲述玉米、水稻、小麦等常见农作物生育特性和栽培管理方式,而像宜宾市的高粱、马铃薯、红薯等经济作物、特种作物讲课时只能一带而过,导致 《作物栽培学》课程内容与当地农业的发展需求相脱节。
2 对策
2.1 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为了培养宜宾学院农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首先农学专业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大田生产实践经验。由于高校教师引进与聘任渠道的原因,我校很难从实际岗位引进急需的、适合从事教学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来充实师资队伍。因此,我校应加快提高现有青年教师田间的生产实践能力,努力建设富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农业教师队伍。目前,众多高校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农业科研院所、农村实习等形式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都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建立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政策与制度保障,把教师任期内实践能力与水平的指标项目纳入考核和奖励制度,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紧密联系,形成互惠互利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同时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可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文章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ybxyxb.cn/qikandaodu/2021/0416/572.html
上一篇:宜宾市农作物种子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下一篇:竹产业为全球绿色发展带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