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毕业设计探索 ——以宜宾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3 10:4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西部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西部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1],宜宾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响应国家教育改革号召,加快理论教学向应用型教学转变,制订了有效的应用型教学计划。其中,“智慧校园工程”是毕业设计体系改革的切入点。

1 传统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现状

1.1 传统论文质量差

国内许多的大专及二本院校相同,只采用撰写毕业论文的方式,撰写完成一篇叙述不低于6 000字的毕业论文即可毕业。研究了解宜宾学院近几年的毕业论文质量,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撰写论文的质量逐渐下滑。多数毕业论文的语法出现错误,多数毕业论文中语法使用错误,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格式不正确甚至不清楚怎么修改,有些学生的毕业论文没有体现应用性,大多数是搜集几篇论文拼凑在一起。有些学生的毕业论文在百度文库搜集资料,有些资料的参考价值有待商榷。有些学生的毕业论文直接拿别人的论文使用。毕业论文指导和撰写过程中,一些指导老师没有按照学校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程序给予学生指导,一些学生外出实习也不把毕业论文当成必修课对待,导致一些学生不知如何撰写毕业论文,不知如何看学术论文,不知如何撰写论文开题报告,不知如何撰写论文摘要,最后拼凑一篇,草草了事。

1.2 应用型论文题目较少,脱离地区人才需求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近几年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雷同较多,多数题目学生自拟,指导教师提出参考意见,大多数选题缺乏创新应用型新意,理论与实际结合比较少,适应地方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少之又少。同时,毕业论文选题较陈旧,无应用价值。此类毕业论文的撰写,对学生所掌握的实验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得不到应用,更脱离了“智慧校园工程”的基本要求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1.3 双师型教师缺乏

由于本校专任教师毕业后直接在课堂一线授课,没有管理工程经历,缺乏工程管理、工程预算、工程设计经验,同时,科班出身专业教师人数较少,由于学生人数增加,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偏多,指导教师无法高水平地完成指导任务。

1.4 未突出应用型特色

在办学初期,宜宾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的构建依托土木工程类大学课程体系,毕业设计也主要以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毕业答辩作为重要环节,不能很好地体现“创新型应用人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新时代办学思想,难以突出工程管理专业的“智慧校园工程”的创新应用型办学特色。

2 毕业设计改革的新模式探索

2.1 毕业设计基本思路改革

宜宾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以“智慧校园工程”为依托,体现“过程—细节—应用型”全程监督管控,以服务教师和学生为前提,构建高质量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体系。首先,以“智慧校园工程毕业设计体系”为基础,研读修改培养方案,协调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突出毕业论文教学内容,突出创新应用型培养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明确具体毕业论文任务书。其次,让学生参与教师申请课题中,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和参加全国土木工程类大赛,锻炼学生的写作规范和动手能力。再次,开展校企合作,宜宾学院采取“3+1”和“1+3”课程体系模式。“3+1”指学生在校学习3年,夯实基础课和专业课,第4年去校企合作企业实习,采用双导师制。“1+3”课程体系的内涵是:“1”是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本课程,包括创新性思维与方法、区域经济与产业政策、智能与绿色建筑,分别从校级、院级与专业级层面,多层次培养本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3”是指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课程,由人文社科或自然科学通识课程平台、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应用创新课程方向等3大类型构成[2]。该“3+1”和“1+3”模式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旨在为建筑行业培养工程管理专业的高端职业人才。最后,采用“理论+实践+创新”的校企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

2.2 毕业设计体系改革方案

本科4年级开始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总共包括24学分的课程、5大模块的内容,分别是实验课程、实践课程、认知实习、毕业实习、智慧校园毕业设计体系。宜宾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包括工程管理施工方向和工程管理造价方向两大方向,下面将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实施的具体方案做简单概括。

文章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ybxyxb.cn/qikandaodu/2020/0713/362.html



上一篇:宜宾学院“社会心理救助与健康促进研究团队”
下一篇:宜宾学院校园鸟类调查

宜宾学院学报投稿 | 宜宾学院学报编辑部| 宜宾学院学报版面费 | 宜宾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宜宾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宜宾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